<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宝岛风情 > 新竹市 > 风景名胜
        新竹市古迹巡礼
            日期: 2006-12-17 【字号      
            新竹古称竹堑,是台湾北部开发最早的老城市,根据史料记载,汉人入垦的时间大约在18世纪初期,当时的移民一方面开垦田地,一方面与平埔族道卡斯人互市交易,位于头前溪口的“旧港”,即昔日竹堑的对外口岸,正是台湾与大陆最近的直线距离。
           
            竹堑曾是清代北台湾首府,由于昔日与大陆间舟楫往返便利,因此造就了竹堑的兴起,今天的北门街,便是当时港口通往城内的要津,也是最早发展的老商街。
           
           
        淡水厅城 文风鼎盛

            清廷正式将“淡水厅”由彰化迁至竹堑,不但确立了竹堑作为北台湾政治中心的地位,亦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商贾云集,北门街发展成郊商的大本营,布庄、米店、杂货行、药房等各式商行林立,香火鼎盛的城隍庙和长和宫分据大街两端,不仅是信仰中心,也成为重要的议事所。
           
            与商业同时兴盛的是文教,“开台进士”郑用锡尤为竹堑文风的代表人物。时至今日,郑家留下来的进士第、郑氏家庙,及郑用锡身后的墓葬,均成为见证竹堑发展的历史陈迹。
           
           
        二大名园 四座牌坊


            除了郑家外,清代的竹堑还有一大士绅——林占梅,他所建的“潜园”与郑用锡所建之“北郭园”,昔日并称竹堑二大名园,由于潜园位于城内,北郭园位在城外,故分别以内、外公馆称之。时至今日,北郭园已杳然不复寻,潜园也仅剩大门供人凭吊。
           
            华美的宅第及亭台楼阁,与竹堑的文风相得益彰;而为表彰节孝,在街坊口立起的一座座牌坊,则与当时的士绅社会互为表里。全台湾现存的13座古牌坊中,新竹便占了4座,包括3座贞节牌坊与1座孝子坊。多采多姿的历史陈迹,使新竹老而弥坚,散溢着自成一格的古朴风情。
           
            郑氏家庙
            郑氏家庙为三级古迹,清咸丰3年(1853年)由郑用锡所建。其建筑为三进二院式,采单檐燕尾屋脊,前殿步廊墙上有砖雕装饰,考究雅致。清代中举以上人家可立旗杆,代表功名和荣誉,郑氏家庙前的四座石旗杆台,及进士、举人、贡生、明经、节孝等多面匾额,正证明了郑家文教兴旺的家族传统。郑氏家庙不对外开放,惟于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家祭,与元宵、冬至举行春、秋祭时,可窥一代望族的风华。
           
            杨氏节孝坊
           
            建于道光4年(1824年)的杨氏节孝坊,是新竹市现存最早的牌坊,开启台湾牌坊四柱三间三层的典范。杨氏为少数非显要出身的节妇,因此由名人题刻的柱联仅两幅,所以两面相同,在牌坊中是相当罕见的例子。杨氏节孝坊地处的石坊街,过去为进城必经的石板路,现在仅留存石坊脚下约20公尺的石板路面,亦同列为古迹保护。
           
            李锡金孝子坊
            为台湾唯一的孝子坊,葫芦造型的夹柱石为其一大特色。李锡金14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事母至孝,长大后自立营商,家道开始兴旺,曾与开台进士郑用锡,分赴各地劝说、消弭械斗,地方士绅感其孝行义举,乃推荐获准旌奖。
           
            郑用锡墓
           
            郑用锡墓筑于同治8年(1869年),现为二级古迹,墓园占地颇大,墓埕上有两排石人与石兽雕刻,及一对石刻文笔望柱。石武人肃穆刚毅,石文人敦厚儒雅,服饰及佩带物俱全,衣褶流畅自然,石马、石羊、石虎的造型朴拙而不失细致,整体雕刻水准是全台古墓中最高的,反映出古代的官家排场。
           
            乘车风向标:
            自新竹火车站沿中正路、东门街、北门街步行可分抵市区古迹。由火车站前搭12路新竹客运至水田、湳雅站下可分抵张氏、苏氏节孝坊;搭往大湖、新城、三峰的班车至育贤国中、汽车补习班站可分抵郑用锡墓与李锡金孝子坊;搭1甲、30路于实验中学下车可抵开台金山寺。

        (来源于: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