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峡两岸 > 宝岛风情 > 新竹县 > 民俗风情
        客家义民节
            日期: 2006-12-18 【字号      

            新埔枋寮义民庙于每年农历7月20日举行的义民节活动,是台湾客家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盛典,也是本省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民俗祭典之一。每逢此日,来自全省的客家乡亲总将义民庙挤得水泄不通,而放水灯、赛神猪及羊角竞长等祭祀活动,更将活动烘托得热闹非凡。
           
            义民节祭祀活动起源于清道光15年(1835年),附近各大庄为了纪念先烈义行,便选定农历7月20日举行祭典,由各大庄轮值祭祀。轮值的庄头除了要主持祭典外,还要负责牲品,安排戏班及设宴请客,由于每个村庄隔15年轮值一次,所以每一庄头无不竭尽全力将祭典办得热热闹闹,其中不乏有互相较劲的意味。
           
            每到义民节前夕,轮值的庄头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杀羊宰猪迎接这天的来到。大体说来,义民节最主要的目的在超渡死难义民,同时亦超渡一般游魂,故在精神层面上与中元普渡相去不远,祭典活动也与基隆中元祭相仿,有放水灯、起灯篙、糊大士爷、神猪竞重、羊角竞长及普渡等活动。
           
            祭典通常为农历7月18~20日,第一日为“入坛”,庙前即登起高达数丈的灯篙,招请诸方神明及各路野鬼来,庙门前尚请专司供品分配的鬼王——大士爷坐镇,并举行祭祀,诵经声终日不断;第二日于庙前的凤山溪施放水灯,超渡水中孤魂,引渡西方极乐世界,每年值此夜晚,凤山溪畔万头攒动,溪中灯火连绵成河,场面之大不下于基隆中元祭。
           
            7月20日是祭典的最高潮,乡民们以猪、羊、鸡、鸭等牲礼普施,供祭孤魂野鬼,祭典中少不了各种阵头表演,其中客家山歌竞唱更将客家风情展现无遗,所有的祭典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赛神猪及羊角竞长,名列前茅的大猪公及老山羊,皆以华丽的高塔装饰,所有得奖的牌匾悬挂两侧,每只神猪均达千斤以上,罗列于庙埕之前,场面十分壮观;而老山羊则眼戴墨镜、口衔烟斗,一副老绅士的打扮,十分有趣。神猪与老羊皆于20日当天中午12点至下午3点间陈祭庙前,并在傍晚列于街道,供人参观。普渡大约在下午4点左右结束,此时庙前杂耍、卖艺的摊贩,看戏、进香的人潮逐渐散去;但轮值村庄上盛大的宴席才正要开始,直到午夜时分,大士爷像在熊熊火焰中化为灰烬,一年一度的义民节盛典才告正式落幕。

        (来源于: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