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7年全国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风采
        连介德:加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日期: 2017-03-09 【字号      

          中国经济网3月6日讯(记者 何伟)“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住琼全国政协委员连介德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不利的状况非常忧心,建议加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连介德说,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大陆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蕴含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连介德感慨道,由于管理经费缺乏,协调机制差等原因,许多地理位置偏远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足。

          在连介德看来,当下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保障国家海洋权益息息相关。他建议,进一步摸清基础信息、探明和掌握环境条件和基本特点,建立档案馆和数据库;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提升执法效率,做好协调工作。

          “对于水下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是原址保护。”连介德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如通过水下博物馆等方式加强水下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加快建设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包括南海博物馆、西沙水下文化遗址公园的建设,依据考古发现及历史记载恢复遗址原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同时开展保护利用,逼真再现当时岛上先民的生活生产场景,使古遗址本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推进人文环境生活相吻合,实现科学研究、促进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相结合。


         
        点击进入首页